果園暗排,兼顧排水和機械的終極選擇[2]
發布時間:
2020-04-07
概要:
果園暗排,兼顧排水和機械的終極選擇
[接上文]
“對,”孫建勤附和道:“明溝每年還得清溝,每年至少一次,這個成本至少要1~2元/米吧!”
“那你的意思是用暗排其實在人工上的成本是沒有增加的。”我似乎觸碰到一個關鍵點。
“人工費用增加不了多少。”馮紹林接著說:“就是增加了一個管子的費用。如果要做得好,其實最大的成本是石子的成本。最好的方法是在管子的四周放一些石子。樹枝會爛,石子永遠不會爛,暗排的耐久性會長得多。”果園打藥機
“日本是用石子的,但現在石子太貴了。”孫建勤應道。
“用石子會破壞土壤。”我從另一個角度否定馮紹林的提議。我最早是在上海天母果園看到用石子配合滲水管建的暗排系統,當時就覺得這種方法不符合國情。
馮紹林沒有堅持,接著探討道:“現在還有個問題我沒有搞清楚,這個管子到底埋多深是最合適?”
“埋多少深關鍵要看你的外圍排水溝的深度。”孫建勤答道:“理論上要想讓果樹長得好,根系必須長得深,管子是應該埋深一點,但是這個深度受外圍排水溝的制約,管子再深外圍溝排不出去也沒用。”紹興哈瑪匠機械有限公司
“對!這就要求:第一個是出水口要低,第二個主排水溝要深,有落差才能排出去,第三個小區的長度不能太長,控制在50米之內。”馮紹林說。聽得出來,他對這個暗排系統的設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我覺得現在明溝的深度就是最合適的。”我的答案更簡單,既然明溝的排水系統能滿足排水的需要,那暗溝采用相同的深度應該是沒問題的,果樹的生長也不會因為排水溝的“明”和“暗”而產生區別。“按照理論上的說法,地下水位的高度起碼1米以上,但我們這里的地下水位普遍偏高,有效土層也就40厘米。”
“所以有機肥要足,土壤調養好了后保水保肥能力強。”孫建勤又講到他一直強調的土壤問題。在他的庫房門口,還貼著一張“健康的土壤是優質食品的基礎”的標語。割草機
“暗排系統在國內外用得最多是3個地方:足球場、高爾夫球場和城市的綠化草坪,在果園上用得還少,第一個是成本的問題,第二個是思想觀念的問題,現在包括很多專家都認為排水就要開溝,也沒考慮到機械化。”馮紹林提到果園暗排系統得不到普及的兩大問題。
“去年我們新建園時弄暗排,就有專家反對,說他們試驗過,不成功。”孫建勤說。
“什么原因?”我好奇地問道。
“要么排不了水,澇死了;要么排水太好,干死了。”孫建勤笑著說:“水多要命,水少也要命。”
“你剛才講的成本,我覺得一畝地可以控制在1500元左右。”馮紹林接著分析第一個問題。
“那應該能接受啊。”我接著他的話說:“1500元的造價算10年的使用期折算下來才150元/年,每年清溝的費用都不止這個數。”
“其實大家都沒考慮到這個清溝的成本,包括建園開溝的成本,現在都算到暗排的成本上去,所以覺得暗排的造價很高。”馮紹林說。割草機多少錢
“從你們推廣果園機械化的角度看,這種暗排系統會不會成為以后必備的一個建園標準?”我問馮紹林。
“肯定會!”馮紹林語氣堅定地說:“以前南方建園只考慮排水的問題,所以開溝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現代果園不僅要考慮排水,還要考慮機械,如何做到這兩者相互兼容,暗排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背負式割草機
這是一個必然趨勢。當然,也需要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