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投資果園的焦慮:8年必須換新品種
發布時間:
2020-04-02
概要:
“你為什么會選擇這3個品種?”我問陳昌志。
這個問題已經壓在我心頭很久了。他人很好,我從2018年11月跟他正式認識之后,他跟著我跑了不少地方,包括重慶、浙江、廣西、哈瑪匠果園機械云南和這趟的四川,幾乎把這幾年比較紅火的柑橘產區都跑了個遍,沿途他都會盡其所能安排最好的酒店,看最美的風景,吃最有特色的小吃,所以他的事我也特別上心,給他的果園投資計劃指明了非常明確的方向。
他也很感激,每次一起考察回來,他都說我又幫他節約了數百萬元。他原先計劃在四川內江投資興建5000畝柑橘園,面積很大,所以任何一個可以少走彎路的收獲都價值百萬。但是最后在內江落地的結果卻讓我大跌眼鏡,他居然選了“紅美人”“甘平”和“明日見”作為主栽品種。
“按照我的性格和我的精力分配,是很難讓老品種做出新高度,我是沒辦法在老品種上跟做傳統農業的這批匠人甚至普通果農競爭的,所以只有做新品種才有機會。電動剪刀”陳昌志解釋道。
在他眼里,“紅美人”和“春見”這些現在很受市場歡迎的品種都已經是徐娘半老的老品種,相比較而已,“紅美人”稍年輕些,容貌(商品性)上也略勝“春見”,所以他選擇了風韻猶在的“紅美人”。同時,他又選擇了時下最火的兩個新品種,“我是知道‘甘平’和‘明日見’這兩個品種的種植難度是比較大的,它容易裂果,所以我計劃搞遮雨棚……”
“對,通過遮雨棚來規避裂果的風險。”陳昌志繼續說道,“雖然種植難度比較大,但它的門檻也比較高,我覺得新品種帶來的紅利是電動鋸可以沖抵一部分種植難度的風險。另一個方面,我是覺得公司化運作下的技術落地程度可能比不過匠人,但會比普通果農要高一點,比他們更容易出成果,所以最后選擇了‘甘平’和‘明日見’這兩個品種。”
“為什么沒有選擇‘091無核沃柑’,它也是新品種?”這是2019年年初我向他推薦的品種,并由此提出“優勢品種”+“優勢產區”的果園投資理念。“091無核沃柑”就是我心目中的“優勢品種”,至于“優勢產區”,當時給了他兩個方案:其一,去云南另尋優勢區域,投資建園;其二,看重慶已投產果園的‘091無核沃柑’在后期有沒有品質優勢,如果有,則在內江可以發展,否則,項目中斷。
“是因為‘091無核沃柑’一直沒有給我葡萄剪刀驚艷的感覺,而‘甘平’和‘明日見’我都吃到過很好吃的味道。”陳昌志解釋道。
如果單純從品鑒的角度來衡量,我是贊同他的觀點,“甘平”和“明日見”糖度高,風味濃郁,在口感上是要壓過“091無核沃柑”的;但從日常食用的角度,我還是喜歡吃“091無核沃柑”,因為它不膩,一次吃下四五個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但“甘平”和“明日見”都不行,因為風味太濃,有時候一個都吃不下。至于“商品性”中的貯藏性和貨架期,那就更不能相提并論。
我沒有爭辯,因為口感是一個感性的指標,各人喜好不同而已。四川人無辣不歡,口味自然要比江浙人重得多,至于我能品味出來的羅賓割草機“091無核沃柑”的“脆度”和“鮮度”,他也不一定能感受得到,包括他前段時間很興奮地告訴我“‘黃美人’是他吃過最好吃的橘子”,我也是不以為然的,只是給他回了一句:你中了新品種的毒。
說話間,便到了陳昌志在內江市市中區全安鎮花洞村投資興建的花城果鄉生態農業園,一期的規模是1137畝,已經種下4.5萬株“紅美人”、4萬株“甘平”和3萬株“明日見”。丘陵地,紅壤土,土質看上去很差,我心中又略過一絲擔憂。種植模式也與我平常看到的有明顯不同,兩行一壟,壟面很高,種得倒挺規范的,成行成列,黑色地膜覆蓋。
在建園前,陳昌志曾向我介紹過他的密植方案,他希望通過密植來盡快回收成本。我斷然否定,認為這會給果園機械的使用帶來很大的麻煩,相比可控的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才是農業投資的無底洞。估計前期他沒有領會,哈瑪匠機械后來聽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彭良志老師一再強調“柑橘園5米行距”,才調整了方案,“后面還是覺得把機械通道搞大一點是比較合理的。”
“啊!8年換品種?”我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
“太理想化了!”我心里念叨著,沒有說出口,只是問:“現在做下來有什么擔心嗎?”
“擔心啊!搞果樹跟我以前搞綠化樹不一樣,搞綠化樹我們只擔心市場,其它都不擔心,按部就班把樹形做好就行;但是搞果樹不一樣,遙控割草機果樹的可變因素太多了,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市場因素,所以現在越做越小心,越做越沒有信心……”
更何況,作為資本投入,遙控打藥機還有一個被我稱為“別有用心”的窗口,比如內江強有力的政府補貼,比如陳昌志規劃中的“花園式果園”所延伸的“第三產業”……
這也許就是我忠告的“上策不種,中策少種,割草機下策隨便種”的理由吧
上一頁
上一頁